辅政教育

网站公告:
  • 申论【评论员文章】宏观要稳 微观要活

  • 信息来源:辅政教育    浏览次数:    最后发表时间:2013-08-03
  •  宏观要稳 微观要活
    ——四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努力实现三者有机统一。
           稳住宏观是基础。宏观政策稳,增长就稳。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根本改变,我们不能对经济运行可能出现大的起伏缺乏警惕和应对准备,也不能因为经济指标的一时变化而改变政策取向,否则将加剧经济波动,不仅增长难以持续,还会留下后遗症。宏观政策稳,转型就稳。目前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地方和企业开始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不再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转方式调结构的步伐加快,如果宏观政策“猛踩油门”、“急打方向盘”,势必影响来之不易的结构调整机遇和成效。宏观政策稳,预期就稳。市场主体最需要持久稳定的预期,预期稳,才有信心、有干劲,不能因为经济有一些波动,政府就立刻出手、动辄干预,造成市场扭曲,助长“政策依赖”。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与隐忧风险并存,我们必须加强研判,把控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节奏,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既不盲目收紧,也不匆忙放松,只要经济未超越“上限”、滑出“下限”,就没有必要进行大的政策调整。要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释放推进结构调整的坚定信号,避免政策来回摆动。同时,密切关注形势变化,提高宏观政策的预见性、针对性、协调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放活微观是重点。企业等微观市场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经济发展的基石。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离不开千千万万的微观主体。微观活了,宏观就更稳,发展后劲就更足。如果政府总是试图以“有形的手”取代“无形的手”,说的是“宏观调控”,做的却是“微观干预”,将会严重束缚微观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我们既要发挥宏观政策作用,更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依靠改革激发社会、企业、个人的活力和创造力。要抓紧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政策和改革措施,着重解决突出问题,充分释放改革红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全面搞活微观经济,助推企业顺利度过结构调整阵痛期。要让市场主体成为创新主体、转型升级主体,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托住底才能稳和活。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要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为困难群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坚决守住底线。要加强社保制度建设,进一步扩大就业促进创业,同时鼓励个人勤劳致富。政府要创造和维护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经过奋斗都有成功机会。通过社会政策“托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宏观、微观、社会政策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宏观政策稳定,市场主体才能稳定预期,企业才能有序竞争;微观政策放活,才能增强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反过来也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社会政策托底,就可以缓解社会压力,守住社会稳定底线,为宏观经济“稳”和微观经济“活”创造条件。
      稳中求进,稳中有为。我们要科学调控,统筹施策,打好宏观、微观、社会政策“组合拳”,形成既稳当前又利长远的政策框架,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确保经济长期稳健前行。

     

                        (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8月3日 01版)

  •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打印此页】 【收藏此页
  • 相关内容:


    Copyright © 2017 版权所有 凌华辅政教育 www.zjfzgwy.com  备案号:浙ICP备13006442号 
    电话:0571-89839908(杭州)0579-82887768 (金华)13336143337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骆家塘浙师大科技楼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