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政教育

网站公告:
  • 文章阅读

  • 信息来源:辅政教育    浏览次数:    最后发表时间:2018-10-31
  •  美国科学家们近日首次拍摄到了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在人体内的扩散,他们发现HIV病毒以一种先前未知的方式从感染细胞转移到健康细胞。这是科学家们在了解HIV扩散过程方面所取得的一项重大突破。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感染HIV病毒的克隆分子,并将一个蛋白插入其遗传编码,此克隆病毒暴露在蓝光下即可发出绿光。这使科学家们可在数字视频设备上看到这些细胞,并捕获感染HIV的T细胞与未感染细胞进行互动的方式。他们指出,当被感染细胞接触到健康细胞时,它们之间就会建立起一座称为病毒突触的“桥梁”。这样,研究人员就能观察到绿色荧光病毒微粒向突触移动并进入健康细胞。

    此项研究揭示,病毒蛋白正是这样通过突触聚集而进入未感染细胞的。本研究的研究人员称,此项发现或许可以解释艾滋病疫苗的开发为什么至今都不太成功,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创建出对抗HIV和艾滋病的新治疗方案。该研究的研究人员认为:“我们对此种转移模式了解得越多,我们就越有机会搞清楚如何来阻断HIV和艾滋病的扩散。”

    数十年来,人们一直相信,HIV主要通过自由流动粒子在身体内进行扩散,这些粒子可将自身附着在一个细胞上,接管其复制机制,然后制作出自己的诸多副本。2004年,科学家就发现,HIV在细胞间的转移可通过病毒突触发生,但是他们无法了解为何这一过程在病毒扩散中如此有效。基于,以前开发HIV疫苗的努力都集中在启动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攻击自由流动病毒蛋白。

    新的视频显示,HIV可通过在细胞间直接转移来规避识别。该研究的研究人员说,他们正在开发可帮助免疫系统识别含有病毒突触格式蛋白的疫苗及以突触形成所需因子为靶标的抗病毒药物。他们认为,经由病毒突触的“T细胞——T细胞”直接转移是HIV病毒感染的一个高效途径,这也许是最主要的传播模式。

    1.1.

    根据第1段内容可知,绿色荧光有助于(  )。

    A.使蓝光变成绿光

    B.病毒微粒向突触移动并进入健康细胞

    C.在数字视频设备上看到HIV细胞

    D.帮助蛋白插入感染HIV的分子

    1.2.

    感染HIV的T细胞与正常细胞如何进行交互?(  )。

    A.通过绿色荧光

    B.通过病毒突触

    C.通过病毒蛋白质

    D.通过自由流动粒子

    1.3.

    第3段中的“此”指的是(  )。

    A.自由流动粒子是HIV扩散的主要依附

    B.自由流动粒子具有复制细胞的机制

    C.病毒突触促进HIV在细胞间自由转移

    D.HIV具有在细胞间直接转移的复制机制

    1.4.

    HIV疫苗开发至今都不太成功,最可能原因是不清楚(  )。

    A.通过绿色荧光可以看到病毒微粒的转移

    B.病毒细胞如何通过病毒突触快速扩散

    C.如何阻断HIV和艾滋病的扩散

    D.病毒突触是如何发生的

    1.5.

    HIV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模式可能是(  )。

    A.通过自由粒子的自身复制

    B.通过自由流动粒子在体内扩散

    C.通过病毒突触的直接转移

    D.通过病毒蛋白感染健康细胞

    在英国权威的科学杂志《自然》上刊登的一篇美国科学家的论文说,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把抗虫害转基因玉米“BT玉米”的花粉撒在苦苣菜叶上,然后让蝴蝶幼虫啃食这些菜叶,四天之后,有44%的幼虫死亡,活着的幼虫身体也较小,而且没有精神。而另一组幼虫啃食撒有普通玉米花粉的菜叶,就没有发生类似现象。另据英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与一般大豆相比,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防癌的成分异黄酮减少了,这些结论引起了科学家的担心,也引起了世界范围的不安。

    苏格兰科学家普斯陶伊的转基因土豆研究,情况却有所不同。去年秋季,普斯陶伊称,自己一项未经发表的实验结果表明,年幼老鼠在食用转基因土豆10天后,其肾脏、脾喝消化道都出现损伤,而且免疫系统也遭到破坏,他由此推论,转基因产品对人体也会有类似影响。他的结论据说得到了14个国家20名科学家的认同,但英国最具权威的科研机构英国皇家学会宣布,该学会组织的6人专家组经过详细评估发现,他的研究无论在设计上,还是在操作和数据上,都充满漏洞,他的结论无法成立。然而,这场在英国引起并跨出国界的轩然大波却至今未平。

    转基因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生物技术,这一点已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共识。美国是转基因技术最先进的国家,据统计,美国的大学、科研机关和企业等已经开发出上百个转基因作物品种,其中仅有43个品种的安全性得到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确认。面临转基因玉米和大豆正在进行大面积种植与大量出口以及由此引发争议的现状,美国国家科学院已经郑重承诺,将就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展开全面调查。看来,在发展转基因技术的同时,也是应当注意吸取任何一种现代工业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教训的。
    2.1.引起“科学家的担心”和“世界范围的不安”的原因是( )。

    A.“BT玉米”抗虫害能力并不能达到百分之百,某些转基因大豆可能会致癌。

    B.转基因作物只能间接给人类带来益处,并且有的还影响人体健康。

    C.某些转基因作物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还有一些会削弱作物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D.转基因作物会毒杀昆虫或影响昆虫的发育,并会降低人体自身的防癌功能。

    2.2.不符合第二自然段文意的一项是( )。

    A.普斯陶伊认定,转基因作物会损伤动物内脏并在破坏免疫系统,他声称是通过实验证明这一点的

    B.“有所不同”是针对第一自然段而言,意思是说普斯陶伊的结论没有引起科学家的担心与不安

    C.普斯陶伊所引发的风波,表明了在世界范围内人们对这项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的某种担心与不信任

    D.英国皇家学会认为普斯陶伊的结论不能成立,根据主要是普斯陶伊实验的科学性太差

    2.3.文中所说的“教训”指的是( )。

    A.发展现代工业技术没有注意到它可能造成的危害而做到趋利避害

    B.发展生物科学没有注意到它对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C.现代工业技术没有注意到它的安全性及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D.在科学发展中,没有听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见,没有做更大范围的细致研究

    2.4.同本文作者观点倾向不一致的一项是( )。

    A.转基因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但在推行的时候,要特别考虑到它的安全性问题

    B.面对运用转基因技术所引起的世界范围的担心与不安,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才是正确的做法

    C.转基因作物作为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成果所引起的担心和不安,绝不会妨碍这项技术的发展

    D.实验证明,某些转基因作物自身有长亦有短,但完全否定这项技术成果,尚缺乏科学依据

    答案与解析

    1.1.答案: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由“此克隆病毒暴露在蓝光下即可发出绿光。这使科学家们可在数字视频设备上看到这些细胞”可知,绿色荧光有助于在数字视频设备上看到HIV细胞。其他三项都不是绿色荧光的作用。

    故正确答案为C。

     

    1.2.答案: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第一段后半部分提到“当被感染细胞接触到健康细胞时,它们之间就会建立起一座称为病毒突触的‘桥梁’”,由此可知是“病毒突触”在两种细胞交互中起了作用。

    A项绿色荧光只是能够使科学家们可在数字视频设备上看到这些细胞,并捕获感染HIV的T细胞与未感染细胞进行互动的方式,而非其进行交互的途径;C项错误,第二段提到病毒蛋白通过“突触”聚集而进入未感染细胞,其本身却非交互途径;D项错误,材料第三段提到“HIV主要通过自由流动粒子在身体内进行扩散”,也非T细胞与正常细胞进行交互的途径。

    故正确答案为B。

     

    1.3.答案: 

    解析:

    本题为代词指代题。

    第三段首先提到HIV通过自由流动粒子进行扩散的原理,即这些粒子可以接管细胞的复制机制,然后制作出自己的诸多副本。正是因为这种原理,所以“以前开发HIV疫苗的努力……识别和攻击自由流动病毒蛋白”。由此可知,“此”所指代的便是“自由流动粒子具有复制细胞的机制”,B项表述正确。

    C项为强干扰项。第三段提到科学家在2004就发现HIV在细胞间的转移可通过病毒突触发生,但是他们对这种转移模式无法了解,由此可知以前开发的疫苗并不是基于“病毒蛋白突触聚集而进入未感染细胞”这种转移模式来研究的。

    故正确答案为B。

     

    1.4.答案: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第二段提到,“科学家们发现病毒蛋白正是这样通过突触聚集而进入未感染细胞,这一发现或许可以解释艾滋病疫苗的开发为什么至今都不太成功”。由此可以推断,HIV疫苗开发至今都不太成功,其原因可能是科学家不清楚病毒细胞如何通过病毒突触快速扩散的。

    故正确答案为B。

     

    1.5.答案: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根据文章最后一句“经由病毒突触的‘T细胞——T细胞’直接转移是HIV病毒感染的一个高效途径,这也许是最主要的传播模式”可以直接推知,HIV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模式可能是通过病毒突触的直接转移。

    故正确答案为C。

     

    2.1.答案: 

    解析: 此题为细节判断题。据题干可将答案定位到原文首段,“这些结论”指的是第一段两个实验的结论,第一个是转基因玉米“BT玉米”的花粉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第二个是转基因大豆削弱了作物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只有C项完整总结了实验结论。A项错在“致癌”,原文只是说防癌功能降低。B项错在“间接带来益处”。D项是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不是结论。故正确答案为C。

    2.2.答案: 

    解析: >此题为细节判断题。

    >由第二段末尾“这场在英国引起并跨出国界的轩然大波却至今未平”可知普斯陶伊关于转基因土豆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结论一样引起了科学家的担心和不安。

     

    >故正确答案为B。

     

     

    2.3.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词语理解。

    >有原文可知教训是“任何一种现代工业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教训。B项偷换概念,主体并非“发展生物科学”。C项文中没有提到“心理”。D项文中没有提到“听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见”。A项最准确。

     

    >故正确答案为A。

     

     

    2.4.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

    >作者在肯定转基因技术是一项先进技术的同时,是不否认其安全性问题的。C项后半句“绝不会妨碍这项技术的发展”过于绝对,不符合这一观点。

     

    >故正确答案为C。
  •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打印此页】 【收藏此页
  • 相关内容:


    Copyright © 2017 版权所有 凌华辅政教育 www.zjfzgwy.com  备案号:浙ICP备13006442号 
    电话:0571-89839908(杭州)0579-82887768 (金华)13336143337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骆家塘浙师大科技楼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