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政教育

网站公告:
  • 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

  • 信息来源:辅政教育    浏览次数:    最后发表时间:2018-04-27
  • 1.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是个不争的事实,对于全球气候变暖,之前普遍认为“极其可能”是人类影响造成的。但是中科院地质地球所最近提出了一个新观点——气候变暖变化存在约500年的自然周期,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刚好位于最近一次500年周期的暖相位上。该研究还认为:今年已经达到这一暖相位的峰值位置,接下来有进入冷相位的趋势,即将开始百年气候变冷周期,这有可能减缓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
    通过东北龙岗火山区的小龙湾玛珥湖年纹层沉积可以准确定年,中科院地质地球所的科学家就利用这一优势,分析了5350年以来(截至2005年)小龙湾玛珥湖周边地区植物花粉种类的变化。在植物花粉含量的变化中,有两种花粉(适合寒冷气候的松树花粉和适合温暖气候的栎属花粉)的含量相互消长,呈现周期性变化。
    根据松树花粉增加和栎属花粉减少的峰值,指示的气候最寒冷时期先后出现在公元前2700年、公元年2200年、公元前1600年、公元年1200年、公元年900年、公元前600年、公元前300年,以及公元200年、700年、1200年和1800年前后,约年500年出现一次寒冷期。花粉含量的谱分析结果也呈现出显著的500年周期。
    在中国历史上,1550年至1851年,明嘉靖至清道光年间,中国曾发生大规模极寒天气,被称为“明清小冰期”。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在这方面卓有成果,他注意到,清朝初年历史学家谈迁写了一本《北游录》,里面提到当时不但中国北方寒冷,就连江南也出现了河面结冰的情形。1654年(顺治十一年)11月,京杭大运河的吴江段冰厚三尺多,从吴江一直冻到嘉兴,要壮士凿冰,每天才能前行3、4公里。阳历11月南运河封冻,这在历史上是少有的。
    由于温度下降,中国的农业经济也遭受了打击。清朝叶梦珠编辑的《阅世编》记载,江西柑橘本是贡品,当地家家户户广泛栽种。然而,在“明清小冰期”最盛的顺治、康熙年间,橘树常常被冻死,橘农吓得不敢再种橘树。
    “明清小冰期”应该算得上是距离今最近的一次寒冷时期了。中科院的研究认为,大约从公元1830年开始了一个暖期,现在处于最近一次500年周期的暖相位上,可能已经达到峰值位置,有进入冷相位的趋势,这有可能减缓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
    1.1.下列最适合作为本文关键词的一项是(    )。

    A.500年周期 全球气候

    B.明清小冰期 竺可桢

    C.峰值 花粉含量谱分析

    D.暖相位 冷相位

    1.2.关于中科院的研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全球气候变暖为自然周期所致

    B.东北气候变化研究的时间跨度超过5000年

    C.未来有进入气候冷相位的趋势

    D.花粉含量分析是气候研究的最有效手段

    1.3.根据本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龙湾玛珥湖年纹层沉积可以显示气候变暖

    B.松树和栎属植物适合在寒冷气候中生长

    C.花粉含量变化显示属于气候呈现冷暖周期

    D.气候研究最可靠的数据多集中在公元前

    1.4.关于“明清小冰期”,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京杭运河南段出现了少有的封冻现象

    B.竺可桢的《北游录》记载了当时的状况

    C.江西的柑橘种植遭受了严重打击

    D.曾出现过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极寒天气

    1.5.这段文字主要(    )。

    A.预测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

    B.探讨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C.介绍气候变化研究的新成果

    D.论证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工业化时代,学校的模式映射了工业化集中物流的经济批量模式:铃声、班级、标准化的课堂、统一的教材、按照时间编排的流水线场景,这种教育为工业时代标准化地制造了可用的人才。而大数据教育将呈现另外的特征:弹性学制、个性化辅导、社区和家庭学习、每个人的成功。世界也许会因此安静许多,而数据将火热地穿梭在其中,人与人(师生、生生)的关系,将通过人与技术的关系来实现,正如在2013年的春节,你要拜年,不通过短信、电话、视频、微信,还能回到20年前骑半个小时自行车挨家挨户拜年的年代吗?大数据时代,无论你是否认同技术丰富了人类的情感,技术的出现,让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一个学生考试得了78分,这只是一个“数字”;如果把这78分背后的因素考虑进去:家庭背景、努力程度、学习态度、智力水平等,把它们和78分联系在一起,这就成了“数据”。大数据与传统的数据相比,就有非结构化、分布式、数据量巨大、数据分析由专家层变化为用户层、大量采用可视化展现方法等特点,这些特点正好适应了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学习变化。目前教育变革的讨论,过于集中在在线教育(远程、平板、电子、数字),这正像任何一个科技让人们最先想到的都是偷懒的哲学,自动化时代最先想到的是卓别林演的自动吃饭机,多媒体时代人们最先想到的是游戏。在线教育本身很难改变学习,在这场教育革命的浪潮中,由在线教育引发的教育由数字支撑到数据支撑变化(教育环境,实验场景, 时空变化,学习变化,教育管理变化等等),确是很多人没有在意的巨大金矿。

    教育环境的设计、教育实验场景的布置,教育时空的变化、学习场景的变革、教育管理数据的采集和决策,这些过去靠拍脑袋或者理念灵感加经验的东西,在云、物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变成一种数据支撑的行为科学。教育将继经济学之后,不再是一个靠理念和经验传承的社会科学和道德良心的学科,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将变成一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
    目前的经济,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的大数据时代,人与机器的主流社会关系也逐渐转向人与数据之间的关系。若干年后的社会的竞争是以服务和创新为核心的,然而我们的教育还围绕着减少犯错和标准化的魔咒。大数据教育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标准化的教育将转向网络完成,而人才培养和个性化将主要由学校承担:越来越小的班级、越来越近的学校、越来越聚焦的教育支持、越来越个性的培养方式。这将使教育摆脱工业化时代的模式。

    2.1.下列关于大数据教育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工业化时代的教育标准化地培养人才,导致人才的个性和创新性不足,这样的弊端直接催生了大数据教育

    B.大数据教育的特点是非结构化、数据量巨大、数据分析由专家层变化为用户层、大量采用可视化展现方法等

    C.以数据支撑为标志的大数据教育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社会效益,但不少人没有对它给予应有的关注

    D.大数据教育将不再是靠理念和经验传承的社会科学,而会成为继经济学之后的第二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

    2.2.下列不属于大数据将给教育带来的变化的一项是(   )

    A.教育环境的设计、教育实验场景的布置、学习场景的变革、教育管理数据的采集和运用等由数据支撑

    B.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甚至他们与家长,社区交流的大量信息得以处理为数据,可以丰富教育资源

    C.将优质课堂教学资源传送到教育发展滞后的学校,学生们在校即可同步学习,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

    D.累积足够的学生个体信息并据此对学生进行个体化辅导,从而最大可能地实现每个人的进步与成功

    2.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数据教育”中的“数据”不是孤立的“数字”,而是对数字及其相关资料、信息进行处理所形成的“数据”

    B.大数据教育时代,随着教育时空的变化、学习场景的变革,情感交流和思想教育将会出现新的情况

    C.工业化时代的教育培养的少犯错和标准化的人才,难以适应后工业化大数据时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D.大数据教育由网络完成标准化教育,而学校主要承担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工作,教师需求量将大为减少
     

    3.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各题。

    市场“盲点”使消费者经常陷入困境。在一些大商场、大超市,各类商品不可谓不多,各种服务行业也日趋“五花八门”,但是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位消费者都有为找一种特殊服务或是一种急需商品“问破嘴皮儿”“跑断腿儿”却仍寻觅不到,只能干着急的时候。

    同时,这些“盲点”其实也正是市场的亮点。现在不少城市人在闲暇时,都有回归山野,贴近自然的愿望,而山野旅游专用的露宿睡袋、简易帐篷、远足背袋等装备却难觅踪影,偶尔有商家出售,其价格也足以令大多数人却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对健康的重视,消费者呼唤营养全面的快捷食品,而这些方面的食品品种却十分单调。加速变化时代“催生”了房屋设计、监理,方便食品等新要求,无奈此类需求因相关产业发展滞缓,形成产业“盲点”而无法得到满足。

    如今的厂商都为寻找新的商机而挖空心思,不想在身后留下一批“盲点”产业。有关专家认为,这些“盲点”产业中,一部分是由于新需求尚未引起广泛关注而造成的。另有一部分,像老年产业刚好是被长期忽视的。厂商们普遍认为“长期漠视”的都是生产利润较小的产业,他们不愿倾力经营。比如,老年服装利润比时装要小得多。但专家认为,我国商业正在向“薄利时代”过渡,“不以利小而不为”应该成为有眼光厂商的经营理念。

    新需求[ ] 新产业的快速跟进,长期被忽视的产业更需要工商界重新认识,这些产业“盲点”和“空白”若能及早被发现、填补,消费者就会痛快地“掏腰包”,厂商也可以如愿赢得大市场。

    3.1.

    本文的题目为“盲点孕商机”,对此题目解说正确的是( )。

    A.盲点本指眼球后部视网膜上没有视感细胞的一点,在这里比喻对商品不能辨别或分辨不清;“孕商机”即指孕育市场信息

    B.“盲点”指什么东西也看不见,比喻市场一片空白;“商机”即指卖方市场

    C.“盲点”本指眼球后部视网膜上没有视感细胞的一点,在这里比喻商品的短缺及市场的空白点;“商机”即指市场信息

    D.“盲点”指什么商品也没有;“孕商机”比喻孕育着市场信息

    3.2.

    下列对文章第一、二段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随着生活节奏和对自身健康的重视,消费者呼唤营养全面的快捷食品,但目前这方面的食品奇缺,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

    B.在一些大商场、大超市,各类商品琳琅满目,但某些小商品,例如扣子就很难能买到;各种服务行业日趋五花八门,但某些特殊服务,比如帮助残疾人做什么事,就很少有

    C.市场“盲点”经常使消费者陷入困窘,那是因为用时即使跑断腿儿,磨破嘴儿,也找不到一种特殊服务或一件急需商品

    D.消费者的需求即提供了商机,比如,现在不少人节假日向往回归山野,贴近自然,因而山野旅游露宿帐篷等消费品便应运而生,可惜价格不菲,影响了销量

    3.3.

    对市场“盲点”就是“亮点”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商品市场和服务市场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就是促使新的商家发光的地方,所谓亮点就是发光处

    B.第三产业的商品和服务,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这些地方也正是此时商家显示能力的地方,亮点就是发光之处

    C.商品市场和服务市场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些地方也正是使商家显示能力的地方。亮点也是商家显示能力之处

    D.第三产业的商品和服务,还不尽如人意,这就是商家显示自己能力的地方,亮点即显示能力之处

    3.4.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尽管今天厂商都为寻找新的商机而挖空心思,然而市场上却出现了许多“盲点”,即市场的空白点,这些“盲点”,部分是销售利润和服务收费较少的行业

    B.形成市场盲点的原因,其一是由于消费者新的需求尚未引起广泛的关注,其二是某些产业像老年产业长期被厂家和市场所漠视

    C.只要厂家和商家转变观念,对市场“盲点”重新认识,就能把“盲点”变成“亮点”,培育出市场的新商机

    D.专家认为,市场“盲点”孕育商机;消费者也感到,我国商业正在向“薄利多销”的时代过渡;商家厂家也认识到了“不以利小而不为”的道理

    3.5.

    文中[   ] 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

    A.要求

    B.呼唤

    C.强迫

    D.有利于
     

    4.织袜机是英国牧师李·维利亚1593年发明的。关于这项发明还有一段有趣的插曲。当年这位发明家为了向织袜女工梅丽求婚,苦思冥想,别出心裁地发明了能帮助梅丽摆脱繁重劳动的织袜机,并以此作为奉献给心上人的结婚礼物。 [ ],男装最容易脏的部位是袖口和领子。没有一位妻子希望自己的丈夫是个邋遢鬼,她们总希望自己的丈夫穿着体面地走在大街上,但天天洗衣服谈何容易?1825年,美国特洛伊城的汉娜·蒙塔基的发明解决了这个难题,她设计的上衣带有可脱卸的领子,这不仅使丈夫每天都能穿着整洁,同时也大大减轻了自己以及很多像她那样的妇女家务劳动的强度。

    带活轮的自行车在上一世纪末才问世。1887年,法国人皮埃尔·卡尔梅设计出了带活动轴辊的车轴。这项发明的动机是爱父之情。皮埃尔的父亲天天骑车去工作,毫不停歇地蹬车使他筋疲力尽,儿子的礼物帮了父亲的大忙。

    1640年,著名的法国科学家布莱泽·帕斯卡的父亲被派往鲁昂任行政长官。17岁的小帕斯卡协助父亲计算税款。没完没了的繁杂运算弄得他疲惫不堪。小帕斯卡下决心要发明一台机器来帮助父亲完成这种费力的工作。两年以后,这种机器果真诞生了。小帕斯卡的机器只能做加法,能做乘法的计算机是铸钟匠的儿子利昂·博勒研制成功的。有意思的是,他不仅是小帕斯卡的同胞和同龄人,而且两人有相同的发明动机。

    4.1.

    填写在短文(  )处最恰当的词语是(  )。

    A.可想而知

    B.理所当然

    C.众所周知

    D.毫无悬念

    4.2.

    关于皮埃尔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他的发明轰动一时

    B.他非常爱自己的父亲

    C.父亲上班的路程比较远

    D.他的礼物对父亲很重要

    4.3.

    谁的发明表达了夫妻之间的关心和恩爱?(  )

    A.李·维利亚

    B.汉娜·蒙塔基

    C.皮埃尔·卡尔梅

    D.布莱泽·帕斯卡

    4.4.

    博勒为什么要发明计算机?(  )

    A.为了帮父亲计算税款

    B.为了和小帕斯卡比赛

    C.为了制造精确的钟表

    D.为了减轻父亲的劳动强度

    4.5.

    最适合做本文题目的是(  )。

    A.爱的奇迹

    B.爱的收获

    C.爱的创造力

    D.亲情与发明
     

    5.我认为成年人一般不会选择使用记忆增强剂,或者在理论上更为模糊不清的IQ或认知增强剂。因为当记忆处于正常水平时,我们适应该水平,并将我们的个人精神生活定位于这一水平上。增强我们的记忆能力可能使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一种波动(毕竟,我们将度过每个夜晚的好时光,努力去忘记白天的许多记忆)。我们已经在自己的记忆能力和遗忘效率的基础上,建立起我们的个人故事。在这一过程中,记忆能力如此重要,以至于任何细小的变化,都将影响个人故事的主干,并改变一个人的精神生活。

    对于一个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也要从过去的记忆中解脱出来的人而言,新型记忆增强剂的出现具有某种嘲讽的意味。为什么人们酗酒、吸食大麻和从事其他使他们丧失感觉的活动呢?为什么精神病治疗向所有很想丧失不幸记忆的患者做出暗示呢?为什么要让创伤、伤害或紧张关系之类等感情事件的受害者承受强烈的记忆之苦呢?一种增强记忆的药丸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全新的障碍。有可能一些糟糕经历和令人不安的记忆,将因为服用记忆增强药丸,而一直1在他的意识中。

    当然,一些批评家甚至怀疑是否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看到这些新型的记忆增强剂。虽然经过一些动物实验研究,发现某些药物能改善记忆或一些特殊任务方面的成绩,但是它们能否有助于人类,则尚未可知。在动物实验中许多很有希望成功的记忆增强药物,在人体临床试验中,都不幸失败,这是否因为数百万年的进化,人脑中产生记忆增强作用的神经化学物质的浓度已经处于最佳水平了呢?例如,一些相关报道表明,当小鼠服用“聪明药”之后,它们不仅智力更强、更善于学习,而且对疼痛也更加敏感。

    5.1.

    文章主要阐述的观点是(  )。

    A.在记忆增强药物研制成功之前,还有许多困难

    B.记忆增强药物面临的另一个障碍是它们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的副作用

    C.成年人一般不会选择使用记忆增强剂

    D.新型记忆增强剂的出现具有某种嘲讽的意味

    5.2.

    作者认为”成年人一般不会选择使用记忆增强剂“的主要原因是(  )。

    A.成年人的记忆处于正常水平

    B.成年人已经将自己的精神生活定位在某一水平

    C.成年人有自己的个人故事

    D.增强我们的记忆能力可能使成年人的日常生活产生波动

    5.3.

    文章第二段(1)处,填入最恰当的词语是(  )。

    A.铭刻

    B.记忆

    C.残留

    D.萦绕

    5.4.

    文章第二段的三个“为什么”的答案正确的可能是(  )。

    A.人脑中产生记忆增强作用的神经化学物质的浓度已经处于最佳水平了

    B.人类不需要记忆增强剂

    C.人们对自己过高的记忆水平已经很不满了

    D.人们需要忘掉糟糕经历和令人不安的记忆

    5.5.

    以下关于文章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文章主要说明了记忆增强剂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B.高的记忆水平对人们是有害无益的

    C.记忆增强剂会给人们带来新的麻烦

    D.人们应该谨慎选用记忆增强剂


    解析:

    1.1.答案: 

    解析: 本段文字为“总分”结构,先强调了关于“气候变暖的新观点”:气候变暖存在500年的自然周期;随后通过对“花粉”的研究和“明清小冰期”来进行解释说明。所以,核心是围绕着“全球变暖”和“500年周期”来论述的。B、C、D项都是属于解释说明部分,本身不是重点。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1.2.答案: 

    解析: D项表述“最有效手段”太过绝对,所以不选。A项强调的“周期”与第一段中科院提出的新观点“气候冷暖变化存在约500年的自然周期”相同;B项强调的“时间跨度超过5000年”与第二段信息“通过东北龙岗火山区……可以准确定年……分析了5350年以来的……”符合;根据最后一段信息,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1.3.答案: 

    解析: 根据第二段及第三段信息可知,“花粉含量变化的谱分析结果也呈现出显著的500年周期”,C项说法正确。根据第二段信息“通过东北龙岗火山区的小龙湾玛珥湖年纹层沉积可以准确定年,中科院……利用这一优势,分析了……”可知,沉积层本身并不能显示气候冷暖,A项错误;根据第二段信息“适合温暖气候的栎属花粉”可知,B项“栎属植物适合在寒冷气候中生长”错误;D项“最可靠数据”表述太绝对,错误。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1.4.答案: 

    解析: 根据第四段信息“清朝初年历史学家谈迁写了一本《北游录》……”可知,B项偷换概念。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

    1.5.答案: 

    解析: 本段文字为“总分”结构,先强调了关于“气候变暖的新观点”:气候变暖存在500年的自然周期;随后通过对“花粉”的研究和“明清小冰期”来进行解释说明。可知,是在介绍气候变化研究的新成果。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2.1.答案: 

    解析: A项中传统教育的弊端与大数据教育的产生并没有因果关系,由文中第一段最后一句话可以看出,技术的出现不可逆转地发展着大数据教育;B项张冠李戴,由原文第一段“大数据教育将呈现另外的特征:弹性学制、个性化辅导、社区和家庭学习、每个人的成功。”与原文第二段“大数据与传统的数据相比,就有非结构化、分布式、数据量巨大、数据分析由专家层变化为用户层、大量采用可视化展现方法等特点”对比可知,选项说的是大数据的特点而非大数据教育的特点;D项偷换概念,原文说的是“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将变成一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而非第二门,用排除法。故本题答案选C。

    2.2.答案: 

    解析:

    A、B、D选项在文中第三段第一句、第一段倒数第二句、第一段第二句皆有提及,而C选项凭空捏造,与原文无关,故选C。

     

    2.3.答案: 

    解析:

    由原文第四段倒数第二句可知,大数据教育可能使得“标准化的教育将转向网络完成,而人才培养和个性化将主要由学校承担”,但不能直接推断出“教师需求量将大为减少”,故D项错误。

     

    3.1.答案: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盲点”肯定是指眼球后部视网膜上没有视感细胞的一点,它在文中比喻的并不是对商品不能辨别或分辨不清,而是消费者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无法得到满足而造成的某种商品的短缺及市场因此而形成的空白点。

    >故正确答案为C。

     

    3.2.答案: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A选项中“目前这方面的食品奇缺”这样的理解不正确,文章中的原文是“这些方面的食品品种却十分单调”,品种单调与奇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消费者需要的某种商品买不到,不代表消费者不需要的其他同一性质的商品数量少。其他三项都是对文章的正确解读。故正确答案为A。

     

    3.3.答案: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根据本文中第二段可知,文中并未指明这里的“商品和服务”仅指“第三产业的商品和服务”,>不能做缩小理解,>所以B、D错误。而“那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正是使商家显示能力的地方”可以体现“亮点”之意。故正确答案为C。

     

    3.4.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

    >本题选项D中提到的,我国商业正在向“薄利多销”的时代过渡,以及“不以利小而不为”的道理,这两个都是原文中专家的观点而并非是消费者的观点。故正确答案为D。

     

    3.5.答案: 

    解析:

    >此题是逻辑填空题。

    >联系上下文可知,>[   ] 处想要表述“>新需求”是怎样让“新产业”快速跟进的,要传达>“新需求”与“新产业”之间的推进联系,>只有“呼唤”一词包含推进含义。故正确答案为B。

     

    4.1.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逻辑填空题。

    “男装最容易脏的部位是袖口和领子”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生活常识。观察题干可以发现,空格处的成语需要独立成为一个分句。“众所周知”是说大家普遍都知道,可作分句,填入空格内符合文意。

    A项“可想而知”意为不用说明就能想象得到;B项“理所当然”指按道理应该这样;D项“毫无悬念”指事情按照预先的设想发生,没有任何意外。这三项都不能用作分句,因此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4.2.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A项属于无中生有,文中并未交代皮埃尔的发明是否有轰动效应。由“这项发明的动机是爱父之情。皮埃尔的父亲天天骑车去工作,毫不停歇地蹬车使他筋疲力尽,儿子的礼物帮了父亲的大忙”可知B、C、D三项表述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A。

     

    4.3.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由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可知,汉娜·蒙塔基为了使“自己的丈夫穿着体面地走在大街上”而发明了可脱卸的领子,体现的是夫妻之爱。

    A项为干扰项,李·维利亚的发明目的是求婚,还不属于夫妻之间的关爱;皮埃尔·卡尔梅和布莱泽·帕斯卡的发明动机是他们的爱父之情。故正确答案为B。

     

    4.4.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文章最后一句话提到博勒发明计算机的动机与帕斯卡相同,而帕斯卡发明计算机的动机是为了帮助父亲完成费力的计算工作,即“为了减轻父亲的劳动强度”。故正确答案为D。

     

    4.5.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标题选择题。

    阅读可知,文章通篇反映的主题是:因为各种各样的爱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文中列举的这几项发明或是向未婚妻奉献的礼物,或是表达了夫妻之间的情意,或是为帮助父亲而发明的礼物,总之都是为了表达爱而作出的发明和创造,因此“爱的创造力”最为合适。

    A、B项没有体现出文章的主体词“发明创造”;D项“亲情”范围过窄,不能囊括爱情,因此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5.1.答案: 

    解析:

    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文章第一段主要讲作者认为成年人一般不会选择记忆增强剂,第二段主要讲新型记忆增强剂的出现具有某种嘲讽的意味,第三段主要讲改善记忆的药物能否有助于人类尚未可知。因此,文章主要强调的是记忆增强药物的一些副作用,B项正确。A项只是最后一段的部分信息,不是重点;C、D项概括不完整。故正确答案为B。

     

    5.2.答案: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根据“因为当记忆处于正常水平时,我们适应该水平,并将我们的个人精神生活定位于这一水平上”的“因为”可知,原因在于我们个人的个人净胜生活定位在某一水平上,故正确答案为B。ACD都不是主要原因。

     

    5.3.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实词填空。

    “铭刻”指牢牢记住;“记忆”指记住或想起;“残留”指剩余下来、留下;“萦绕”比喻声音在某些地方旁边旋转、回复。文中说的是记忆增强剂对于糟糕经历和令人不安的记忆也有增强的作用,这种增强要比一般的记忆程度深,因此“铭刻”最为恰当。故正确答案为A。

     

    5.4.答案: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结合三个“为什么”的下文“一种增强记忆的药丸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全新的障碍。有可能一些糟糕经历和令人不安的记忆,将因为服用记忆增强药丸,而......在他的意识中”可知,服用记忆增强药丸会使人们记住原本要忘记的经历和记忆,而人们之所以酗酒、精神病治疗等是因为要忘记“糟糕经历和令人不安的记忆”。因此正确答案为D。

     

    5.5.答案: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文章第一段主要讲作者认为成年人一般不会选择记忆增强剂,第二段主要讲新型记忆增强剂的出现具有某种嘲讽的意味,第三段主要讲改善记忆的药物能否有助于人类尚未可知。因此,文章主要强调的是记忆增强药物的一些副作用,A项正确。B项表述错误,不是材料观点;C项表述宽泛;D项错误,“一般不会选择使用记忆增强剂”,并不等于“应该谨慎选用记忆增强剂”。故正确答案为A。

  •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打印此页】 【收藏此页
  • 相关内容:


    Copyright © 2017 版权所有 凌华辅政教育 www.zjfzgwy.com  备案号:浙ICP备13006442号 
    电话:0571-89839908(杭州)0579-82887768 (金华)13336143337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骆家塘浙师大科技楼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