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政教育

网站公告:
  • 关于“十九大新定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考点清单

  • 信息来源:辅政教育    浏览次数:    最后发表时间:2017-11-21
  •  1. 1956年党的八大上,“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被视为当时中国国内主要矛盾的内容。


      2. 改革开放初的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带有根本性、全局性、正确性的判断,为中国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政策发展和制度变革空间,推动了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实现了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使中国走向富裕。


      3. 党的十九大中,习近平总书记做出全新判断: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是对五年来中国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深刻总结,也是对近40年来改革发展成果的历史回应,更是对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精准定位。


      4. 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既体现在发展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收入差距上,也体现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上。社会健康与社会发展质量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社会安全、社会治理的水平、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5. 这要求在改革时既要注重宏观层面的“三农”、城镇化、中西部地区发展、收入分配等重大经济社会发展议题,也需要从微观层面直面基本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精准扶贫、就业、住房、食品安全、教育与医疗均等化等与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发展课题,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巨大潜力,充分体现我党“执政为民”价值宗旨,充分调动人民参与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6. 与主要矛盾变化相应的,是报告中提出的“两个必须认识到”。从“变”的方面看,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而从“不变”的方面看,主要矛盾变了,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7. 报告中提出的“两个十五年”的发展阶段论,描绘了中国2020年以后,从第一个十五年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向第二个十五年的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价值取向、政策设想和实现路径,为未来改革发展确立了明晰的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目标。

     
  •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打印此页】 【收藏此页
  • 相关内容:


    Copyright © 2017 版权所有 凌华辅政教育 www.zjfzgwy.com  备案号:浙ICP备13006442号 
    电话:0571-89839908(杭州)0579-82887768 (金华)13336143337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骆家塘浙师大科技楼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